陈天灼个展:入迷
2019年8月30日-2020年1月5日

作为木木美术馆2019年的压轴项目,我们很荣幸于798馆带来艺术家陈天灼个展“入迷”。此次展览是陈天灼近年来于国内举办的最大规模个展,以一场超长时间同名表演项目及其衍生作品为核心,展览还将全面呈现陈天灼自2014年以来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几十件不同媒介的作品以及他在艺术家身份之外的诸多实践。

于千禧年后成长起来的国内年轻艺术家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第一代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当代艺术创作者。当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不再是亟待阐明的孤立议题,创作也在更宽广的语境下发展出更为多样的面貌。作为这代艺术家中最鲜明的人物之一,陈天灼不拘一格的创作巧妙地游走于表演、装置、录像、摄影和绘画等领域,创造了一个个以“事件”为表现形式的作品。从源流相近或迥异的宗教、电子乐、俱乐部文化到流行歌曲、时尚卡通和日本舞踏,大量原本并无关联的文化符号和信息片段被陈天灼以看似信手拈来的方式糅合,并产生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这一过程犹如以搜索引擎为向导的互联网体验:万物以均等的机会,在瞬间扑面而来,为你所用。

也正因如此,尽管陈天灼的作品常以新异的面貌引发困惑,艺术家本人却并无意构筑起理解的高墙。深究每个细节背后的原本意涵并不是阅读其作品的必要途径,以标签对其进行归类也非明智之举,如果一定要为这些创作赋予目的,陈天灼真正想要的是在日常和虚幻之间的某处模糊地带构建起需由观者通过视觉、听觉和身体去感知的异世界。而在这森罗万象中唯一不变的则是具有极强生命力乃至倾略性的视觉表现形式以及作为底色流淌于作品内部的有关生与死的荒诞性的思考。
作为其风格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全新表演作品《入迷》将在展览开幕前三日进行每天一场、每场持续12小时的演出。这场“马拉松式”的超表演项目是艺术家筹备多年的首次尝试,以不受传统戏剧、舞剧或音乐剧束缚的形式,呈现了六个与幻觉体验,相关的故事。届时,整个美术馆将成为没有明确边界的舞台,身处这场在空间和时间意义上皆去中心化的演出中,观者如置身漫无目的的河流,在越过某个不再由意识全然掌控的临界点后,我们在感官的驱动下进入艺术家本人所期望的“入迷”状态。在为期三天的演出结束后,一部由演出录像剪辑而成的同名影像作品将在作为主舞台的大展厅中展出。

整个展览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或任何确实的叙事逻辑展开,艺术家亦有意模糊着作品与环境的界限,因为在调动感知、创造意义的意图面前,所有既成标准皆为桎梏。唯一有迹可循的观展线索是以单个影像作品为单位,漫游于由它所串连起的一个个仿若片场或后台的主题场景中,观者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如果说,每个表演或影像作品为一个篇章,而跨越不同作品重复闪现的符号与视觉元素是组成篇章的词汇,那么艺术家本人则是沉迷于构建这套语法的作者;整个展览便是一个由他所造的“陈天灼宇宙”。
以“入迷”为邀请,我们希望与观者一同在这场沉浸式的展览中尝试理解陈天灼对文化单一性和刻板解读的反抗,以及他对真诚的感知与表达的执着。

曼·雷
曼·雷:白昼纽约,午夜巴黎
策展人:王宗孚、玛丽昂·梅耶
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1月2日
木木美术馆798馆

坂本龙一:
观音
听时
策展人:难波祐子、王宗孚、张有待木木艺术社区
2021.03. — 2021.08.08

乔治·莫兰迪:桌子上的风景
展览项目总策划:雷宛萤策展人:王宗孚
木木美术馆798馆
2020. 12.06-2021.06.14
「神游:门阀、和尚、方士与狮子——
3-9世纪中国陶瓷艺术特展」
木木艺术博物馆
2020.09.26 — 2021.01.03

艺术还在:一场闭馆期间的展览
2020. 2. 13 - 持续进行
木木美术馆线上更新时间:
微博“M_WOODS木木美术馆”:每日12: 00 pm
微信“MWOODS木木美术馆”:每周四6: 00 pm
Instagram @MWOODS:每周四、周五10: 00 pm

2020年6.月13日至2020年9月13日
地点:木木美术馆798馆

因卡·修尼巴尔CBE:极端混杂
2020年8月25日至2020年9月22日
地点:木木艺术社区

艺术还在:一场闭馆期间的展览
2020. 2. 13 - 持续进行
木木美术馆线上更新时间:
微博“M_WOODS木木美术馆”:每日12: 00 pm
微信“MWOODS木木美术馆”:每周四6: 00 pm
Instagram @MWOODS:每周四、周五10: 00 pm

陈天灼个展:入迷
2019年8月30日-2020年1月5日

大卫·霍克尼:大水花
泰特馆藏作品及更多
2019年8月30日-2020年1月5日 
露西·斯帕罗
艺术史狂想曲
露西·斯帕罗 × 木木美术馆
2019年7月6日- 10月7日

尼古拉斯·帕蒂
尼古拉斯·帕蒂:花花果果猫猫人人
2018年11月30日 - 2019年2月24日

克孜尔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 以及 “僧侣与艺术家”
2018年7月14日 - 2018年9月2日

意大利文艺复兴纸上绘画:一次与中国的对话
策展人:王宗孚(木木美术馆)、莎拉·沃尔斯(Sarah Vowles)(大英博物馆)
2021年9月3日—2022年2月20日
木木艺术社区
该展览由木木美术馆和大英博物馆联合举办

我和新疆跳舞
2021年7月10日至8月29日
木木美术馆(798馆)

理查德·塔特尔
理查德·塔特尔:回赠
由王宗孚策划
2019年3月16日至6月16日

梁绍基
梁绍基:恍
2018年9月15日 - 2018年11月11日

保罗·麦卡锡
保罗·麦卡锡:无辜
2018年3月17日 - 2018年6月17日

后网络艺术家
锡人的心脏
2017年6月30日 - 2017年10月8日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接触
2016年8月6日 - 2017年1月15日

普世性
险怪:绘画的普世性
策展人:Robin Peckham 晚晚
2015年10月29日 - 2016年1月25日

Guido van der Werve
Guido van der Werve: Nummer veertien, home
2015年3月20日 - 2015年6月20日

大卫·霍克尼:大水花
泰特馆藏作品及更多
2019年8月30日-2020年1月5日
木木艺术社区

以一朵绽放于北京城中心的“大水花”,我们很荣幸宣告本年度最重磅展览以及全新展馆的揭幕——木木艺术社区首展,既大卫·霍克尼在中国的首个大型展览,由木木美术馆与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合主办。
作为在世艺术家当中绘画作品拍卖价格最高记录的保持者,同时也是在世艺术家累积拍卖市场价值的最高者,大卫·霍克尼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1937年,霍克尼出生于英国布拉德福德,先后就读布拉德福德艺术学院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1970年,年仅33岁的霍克尼在伦敦白教堂美术馆举办了首次个人展览,从那时起,他便一直吸引着批评家和公众的广泛注意,并在此后的60年间接连创作了大量举世闻名的作品。

霍克尼的灵感来源尤为丰富,既涉及时下流行的视觉元素,也包括古典时期和现代艺术大师的杰作。以静物、肖像和风景等传统主题为依托,霍克尼持续发挥着他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思考和质疑着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并在二维画面上进行表达。本次展览以100余件作品回溯了霍克尼自20世纪50年代持续至今的艺术生涯,展现了其作品中所流露出的层出不穷的可能性,不仅仅局限于油画、版画和素描,还包括近年来他所感兴趣的摄影、数字技术等新媒介。展出的作品包括泰特美术馆的珍贵馆藏,也是大卫·霍克尼最具代表性的杰作,如《更大的水花》、《我的父母》等。

此外,基于木木美术馆的展览及收藏理念“F.A.T.”(free / 自由的,alchemical / 炼金术般的,timeless / 无时间的)我们经过长期研究和沟通联络,在多家艺术机构及藏家的支持下策划了特别单元,首次以展览的形式呈现霍克尼与中国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关系。1981年,霍克尼曾与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彭德 (Stephen Spender)到访中国,二人因此合著了《中国日记》一书。此外,中国画在画论、技巧、视角等方面都对大卫·霍克尼的创作影响深远。尤其是长卷“散点透视”和“移步换景”的构图和观看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霍克尼就开始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地实践中国画带给他的思考和感悟。他也曾多次提到这些影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他在1987年策划、执导了影片《与中国皇帝的大运河一日游,或曰表面即错觉而深度亦然》,在这部影片中,霍克尼以清代宫廷绘画极重要之作、王翬等人所绘《康熙南巡图》为例,详尽讲述了他如何畅游在中国卷轴画的广大与精微之中,以及他所感悟到的一种动态的描绘时间和空间的方式。而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我们将呈现难得一见的《康熙南巡图》(卷六)和其他极为重要的中国古代绘画真迹,并将它们与霍克尼的相关重要作品并置,以作品间的对话引发力量,唤起超越时空和文化语境界限的感悟与精神共鸣。

在展览上,我们将看到一路以来霍克尼是如何踏过无数的小径,探询着观看和再现的本质;而他又是如何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与此同时,此次展览不仅是霍克尼与中国的再次对话,也是古代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有关艺术的本质思考的又一次沟通,是我们共同呈现给国内观众的一份珍贵礼物。






